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深澳港埠設施檢測及風險評估
深澳專用油港位於東徑121’48’,北緯25’09’,為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公司)設於台灣北部唯一之專用油港,有效水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尺,目前港口尚無防波堤遮蔽,中油公司於港內建有50,000DWT級油輪之棧橋式突堤碼頭,並設有貯油及貯LPG儲槽,碼頭設施僅靠東南外側之突堤防護堤擋浪,惟對於東北季風及夏季颱風之巨波湧浪,則無法有效遮蔽港域之穩定性,嚴重時波浪將對港內碼頭各項設施造成損害,亦將影響卸油作業。
一般港灣設施之設計年限均以五十年以上為基準,對於港灣設施維護則應每年編列維護經費做簡易損耗之維修,港域航道水深則宜每三年檢測浚渫乙次,港灣結構物則宜每五年做一次大體檢(包括海下檢測),如此才能維持港口使用之長期效益。
深澳油港自民國六十四年完工營運以來,至今己逾二十餘年,部分港灣設施均巳老舊,突堤之消波塊有流失狀況,碼頭表面有不均勻沉陷發生,棧橋碼頭基樁亦有破損現象,因此各項港灣設施均應做一徹底之檢測研析其風險評估,俾做為加強改善港灣設施之依據,以發揮專用油港功能,增進中油公司之營運業績。
中華民國海下技術協會(以下簡稱:本會)於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六日以公開競標方式取得承包本案,進行辦理深澳港港埠設施檢測及風險評估,本會係由國內從事海洋科技工作之產、官、學界人員組成,於民國八十年三月正式成立,歷年來提供國內海洋科技 、海下技術、海事工程等各類技術工作之研發推廣,並常與國外海洋科技單位交流,及提供工程施作技術之服務。本計畫由本會會員張炎生博士擔任計畫主持人,工作團隊組織架構詳如附表1-1。
本計畫於民國九十年十二月五日簽訂合約後,奉如會後自十二月十日提報開工,並隨即展開港埠海下潛水檢測工作,因適逢冬季東北季風來襲及週末假日不得施作影響,致現場可工作日一再受限而延長,惟本計畫工作小組成員發揮團隊專業精神,於合約規定期限50個日曆天內,完成所有現場檢測及風險評估改善方案規劃報告,期能提供日之修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