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氣候變遷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全球已經有超過130個國家承諾淨零排放。我國也在2016年加入行列,並且宣布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的路徑。因此,「能源轉型」就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政策。再生能源的種類很多,它包括: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生質能和水利能。本期季刊共收集到9篇文章。
論文1,游振偉以台灣淨零排放的推動,來論述我國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挑戰; 論文2,陳俐伶等介紹各種的海洋能,並且討論它們目前的推動情形;
論文3,姚金宏和陳建宏申論波浪發電的放大效應;論文4,陳建益和魏清貴討論海洋深層水與電廠溫排水的利用;
論文5,徐文科等申論離岸風電和運轉參數的設定; 論文6,簡連貴等論述離岸風電對綠能產業的影響;
論文7,王守誠等列舉再生能源條例的修改及其對於地熱能源推動的重要性; 論文8,許心瑀和李昭興研究基隆新瀨海底火山的震波衰減;
論文9,陳愷和李昭興以緊密地震陣列探勘海底火山的地熱能源。
每篇文章都能切入我國發展再生能源的挑戰和功用。台灣每開發1GW的再生能源電,每年可以節省666億元的石化燃料進口外滙,減少490萬噸煤的燃燒和降低1380萬噸的二氧化碳。再生能源對我們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