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近來研究能量與企業資金不斷投入,欣見我們在海洋載具的建置上逐漸看齊先進國家水準,而載具運用技術也已日趨純熟並有突破創新之勢。本專輯特邀請了涵蓋研究船、水下載具及自主式船舶的專家,提供讀者們這個領域發展的最新訊息,以下就專輯論文個別介紹:第一篇文章:願為海上傳奇一「勵進Legend」研究船,介紹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近期完成建置與營運的研究船「勵進」。「勵進」的主要任務包括工作級深海遙控無人載具探勘與採樣、海洋沉積物與長岩心採樣、高精度與全深度海床測繪、執行水文資料收集與海水採集、協助氣象觀測等,技術先進的「勵進」研究船將大幅提升我國的海洋探測及海洋科學研究的能量。第二篇:應用海床影像特徵於水下載具位移估算,介紹了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自主開發之深海拖曳式光纖探測系統
FITS (Fiber-optical Instrumentation Towed System)
,以及影像設備及海床影像特徵之水下定位演算法。此設備及演算效能為世界一流,可準確估算載具位移以及紀錄海床特徵。感謝作者們於技術細節上的無私分享。第三篇:仿生水下載具利用動壓力迴授控制之方法,提出仿生水下載具在有邊界的環境中運動導航的新穎思路。機器魚具有低噪音、高操控性等運行的優勢,可依據機器人學的運算法則及環境特徵,產生群集、群游、偵測目標物以及避障等群體行為,是世界無人載具研究社群寄予厚望的題目之一。第四篇:遙控水下載具的分類與應用,其觀點是由於國際間海洋可再生能源行業投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了遙控水下載具製造商們持續研發下一代遙控水下載具的強烈動機。鑑於近來政府推展離岸風力發電、洋流發電等再生能源的開發,也會提供台灣在遙控水下載具產業供應鏈成形的機會。此文介紹各類別的遙控水下載具及其運用方式,同時也介紹遙控水下載具在台灣的應用領域和目前的發展狀況。第五篇:基於數值最佳化方法之自主式水面載具三角隊形控制策略,作者以數值最佳化法作為無人船形成隊形之控制策略,計算最佳導航點,求出在最短時間形成三角隊形之條件,為發展無人船隊控制策略之嶄新觀點。
本期季刊的第六篇文章為: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調查於離岸風電場址評估之應用,作者介紹多頻道反射震測、火花放電與單爆式震測,以及底質聲納等不同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調查技術的原理、資料特性及適用範圍,並將上述調查方式應用在彰濱外海離岸風電場址調查,經由整合不同尺度的地層剖面調查技術,掌握彰濱外海離岸風電潛力場址的沈積與構造特徵。第七篇:水下照明之LED光源光譜特性研究,利用蒙地卡羅光線追跡法,考量海水之鹽度、濃度、溫度、折射率、吸收率等參數,以米氏散射理論建立海水空間模型,模擬可見光光譜於海水中傳遞的能量變化,準確預測白光LED光源於水下照明的光譜變化。本文提供讀者對海水中光傳播的模式及模擬方法的認識,說明對光衰減波段進行補償,方可呈現水下物體真實色彩,有效提升水下作業及攝影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