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床固定型-單音束-機械掃描式影像聲納系統﹝簡稱掃描式聲納﹞在封閉、限制性以及能見度不良的水域中,均能夠提供高品質、高解析度與重複掃描之聲學影像。具有建制以聲學影像進行海床現況細部描繪與目標物驗證的功能。應用掃描式聲納系統針對高雄市西子灣外海地區進行的探測作業顯示,探測區域內共計偵測到30座水泥質裸露目標物,呈東北-西南走向,分布區域為
25 x
9m。目標物突出海床的高度以超過40cm者為主,部分目標物的高度則僅為10~20cm。由目標物細部特徵與尺度研判,上述目標物為5噸型林克消波塊,實體高度為1.9m。
目標物工程行為評估項目包含投放狀態、側向位移潛能與貫入海床機制等。本區目標物貫入海床沉積物的機制,按時間順序,包含由沉積物承載力與浪流沖刷所造成的下陷作用,以及由沉積物堆積所造成的掩埋作用。目標物因下陷作用貫入海床的深度以90cm為主,最大可達130cm的規模。由抽砂養灘以及沉積物堆積所造成的掩埋深度,對於所有目標物而言,均為50cm。下陷作用產生的影響在規模上是掩埋作用的二倍。經綜合研判,離岸消波塊係於鄰近海堤補強與修復工程中,以吊裝的方式布放完成,目的在於以建構離岸潛堤的方式,達到保護海堤的目的。
對於水下考古探測作業而言,掃描式聲納系統具有建制以水下聲學遙測方式,完成目標物驗證作業的功能。此類型由工程觀點與工程目的所收集的水下位址現況資訊,可做為區域性水下文化資產評估、辨識與登録的依據,以及後續水下考古作業的參考。
關鍵詞:水下探測、水下考古、掃描式聲納、目標物辨識、消波塊、工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