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同時又為颱風必經之地,颱風及地震為臺灣主要的天災。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COMC)多年來接受中央氣象局、水利署及觀光局等單位的委託,發展國內自主的資料浮標技術,建立環臺海氣象資料浮標觀測網。過去五年站網平均觀測成功率達94%,顯示自主觀測技術已達成熟。目前布放的資料浮標中有兩座設於深海,均為中央氣象局所有。其一為台東外洋資料浮標,位置於臺灣東部海域離岸300
km外,水深5,600 m;另外一座為東沙島資料浮標,水深2,600
m。深海資料浮標能提早掌握颱風氣壓、氣溫、水溫、風速、風向及波浪等相關海氣象即時資訊,提昇颱風預報能力。考量臺灣海嘯偵測需求,本文以深海海氣象資料浮標建置之技術為基礎,研發海嘯觀測系統,掌握關鍵技術,做為佈建自主海嘯觀測站之基礎。
海氣象海嘯監測系統包含三個子系統:水面浮標系統、水下系統及預警系統。水面浮標系統以現有資料浮標為基礎,接收水下系統測得之海嘯資訊,透過衛星通訊將數據即時傳回陸上接收站;水下系統具有抵抗海底6,000
m以上水壓的能力、儲備超過一年以上的電力、具備海嘯波分析能力及品管辨識技術、應用水下通訊技術將底碇式壓力計觀測到的海嘯資訊傳輸到水面浮標。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在現有資料浮標技術基礎上,有能力於兩年內完成海嘯系統之研發、測試與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