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際機構4C
Offshore調查,全球前九名海上風場皆為台灣西部海域的離岸風場,整體海域風電潛能約10GW,政府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資源,由經濟部全力支持並推廣海上風能產業,具體推動以風場示範計畫,開發國內首座離岸風場,目標2015年底完成4部示範機組建置與商轉、2020年底完成3座示範風場建置與商轉。待國內建立相關技術及經驗後,以採區塊開發方式,以每年新增240MW裝置容量的開發速度,推動大規模風場開發,逐步達成2030年離岸裝置容量3000MW目標。面對臺灣特殊之氣候與地理環境,國外經驗難以直接移轉供國內開發離岸風電使用,針對特殊環境有必要投入本土的技術。
本期以離岸風電工程技術為題,第一篇陳信宏、楊瑞源、黃煌煇等撰寫「離岸風機重力式基座風波流動力負載之探討」一文考量極端環境作用下創新型載體式重力式離岸風機及支承結構之受力及動態反應分析。第二篇馬名軍、張恆文等撰寫「台灣新竹海域離岸風力運維之波浪氣候窗分析」一文採用NWW3波浪模式模擬之台灣西部新竹海域波浪資料進行氣候窗分析,以不同的操作維護之波高限制條件下,不同氣候窗長度及氣候窗間隔的等待時間進行分級。第三篇馮宗緯撰寫「離岸海氣象觀測塔之規劃設計與製造裝載」一文說明彰化離岸前導風場海氣象觀測塔在規劃、設計、製造以及安裝過程,需先考量政府相關法令之規定、國內外相關規範之適用性、國內現有製造及海事工程施工能力、國外施工能量引進可行性、第三認證需求等因素,方可符合國際相關離岸工程規範之規定。第四篇郭玉樹、黃迪瑩、曾姿郡、林啓聖等撰寫「離岸風機套管式基礎地工設計考量」一文針對基樁受軸向拉拔力下之極限拉拔力現有評估方法,及基樁受反覆拉力作用下之受力行為反應進行探討。第五篇林俶寬撰寫「離岸風電之海底電纜規劃設計考量重點」一文就離岸風力電場開發與海底電纜必需引入之工程技術作進一初步探討,以作為未來離岸風力電場實際開發之參考依據。第六篇桂人傑撰寫「離岸風電認證之探討」一文介紹風力發電認證之源起,並闡述業界採用之形式認證及專案認證,以及由於認證標準或指南之不同所產生之差異,以作為國內引進離岸風電認證作業之參考。第七篇由簡連貴、郝宗曄、邱淑宜等撰寫「離岸風場本土化海事施工作業指引」一文藉由挪威、德國、美國、中國等離岸風電海事工程作業準則綱要、國內海事工程作業準則案例研析,針對運輸、吊裝、打樁及固著等工項可借鏡之內容,以作為研擬本土化離岸風場海事工程施工作業指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