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面環海,無論是經濟發展建設或環境生態保育,在在與海事工程相關。海事工程範圍甚廣,諸如填海造地、港埠開發擴建,核火電廠取排水,污水放流管、油氣海底輸送管、電信海底纜線佈放…等等,均屬之。
五0年代台灣最早之海事工程多偏重在港埠擴建及海埔地開發,其後在十大建設期間,由於新建台中港及擴建蘇澳港、中船大型船塢、中鋼碼頭興建,使海事工程到達全盛時期,該等計畫完成近20年又多為私人企業專用港開發如和平水泥港、台塑麥寮石化港等,各項建設促進台灣海事工程之施工船機及作業技術之長足進步,建立後續海事工程之深厚實力。
近年來由於能源缺乏及本(100)年日本311強震之影響,再生能源之利用發展已倍受政府關注,國科會目前正專案辦理能源國家型科技計劃離岸風力主軸計劃研究,有關海洋能源之波、潮力發電,亦正由相關學研單位積極研辦中。此外,台灣東部之深層海水(DSW)開發利用亦同時在大力推廣中且已具成效,加以海底水管之佈放及電訊纜線之敷設,均對台灣海事工程之發展有深遠影響。
本期季刊共九篇文章,「台灣海事工程之憶舊與未來願景」為整理過去之海事工程歷程及對有貢獻心力之單位與人員予以追憶。「台灣海域油氣探勘及開發之回顧與展望」為肯定過去對台灣經濟發展頗有助力之油氣事業論述,及介紹計畫在高雄F構造油氣區之開發。「拉出願景、開創未來-打造高雄都成為一座水岸城市」為介紹高雄港之擴建形成高雄市打造成為水岸城市之願景。「淺談海底電纜佈設施工-以林邊至小琉球海纜為例」為最近剛完成之海底佈纜施工案例,對今後海底佈纜之應注意之事項,均有所強調並提出改善之道。「海域基樁及樁帽施工方法案例說明-以金門大橋工程為例」為闡述大小金門間規劃興建跨海大橋基樁及樁帽施工方法案例,除分別論述各種施工方案比較外,對相關之施工設施亦均有所說明。「海事工程與潛水作業能量需求」說明隨海事工程施工水深之增加,潛水作業能量(包括設備及人才)之發展已由空氣潛水進入飽和潛水時代。「無網站Google
Maps互動程式-安全快速之海洋資訊分析新技術」一文對今後海洋能開發可提供安全快速之海洋資訊。「水底風箏平衡設計科技」一文之研究,可提供海流發電設施之繫纜酌參應用。最後「美國政府二○一二會計年度的海洋相關領域計畫預算探析與啟示」一文,以他山之石或可提供作為我國海洋領域計畫項目及預算編列之參考。
對支持本刊之永續發行及對本專輯之作者深表感謝,各位之貢獻期能對今後海事工程品質與技術之提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