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心先生之“遙控操作載具在深海搜索及打撈上之應用”乙文,介紹遙控操作載具在深海搜索及打撈作業上之應用技術。說明遙控操作載具執行深海搜索及打撈之基本應用技術,以供國內商業、科學、軍事和救難等各領域作為深海作業之計畫、執行、與未來研究發展上的參考。方銘川教授及王舜民先生以“智慧型自主式水下載具之研發”,採用即時控制(Real-Time
control)及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way array, FPGA)為系統開發架構,並搭配NI–CompactRIO即時控制器硬體及NI
LabVIEW圖形化程式設計工具軟體,使能夠快速系統部署與整合,並實現完成了AUV原型實機之開發。
張麗娜教授、唐再興先生及張順雄教授等利用均勻線性陣列天線(Uniform Linear Array,ULA)之訊號子空間結構特性,提出一高解析度的方位估測法。針對訊號子空間所組成的方陣矩陣進行特徵分解,其中矩陣維度為訊號源數目,故可大量減少多項式解根的計算複雜度。李汴軍教授等提供“方向波浪譜於解析東部海域颱風波浪特性之研究”,分析近三年於東部海岸登陸之颱風資料,探討該海域之波浪特徵,作為防災預警之基礎。分析結果顯示颱風期間之實測波浪譜形較常用之理論譜形更為尖銳,波浪之能量更集中於特定之波譜頻帶;主頻波浪之方向分佈特徵則有多峰形狀之特徵。
邱瑞焜先生等介紹“海底土石流對海底管線所產生危害之回顧”,從海底土石流的成因,回顧國內外海底管線受破壞的重大事件,並說明相關的預防之道,讓大家可對海底土石流所造成的損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另邱先生為本刊撰寫"日本研究船「地球號」的海洋鑽探技術”,
簡單介紹海洋鑽井計畫的源由及鑽探設備的基本原理。
最後,羅聖宗先生“水下探測技術在水下文化資產探勘之應用”,包括以高科技探勘設備由海面上進行目標物搜尋,以及由水下進行目標物驗證。前者海面搜尋應用全球定位導航系統、水深量測系統、掃聲納、地層剖面與磁力儀等;後者則應用遙控水下載具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