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8年8月起,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進行「發展海下技術之策略研究」,促成社團法人海下技術協會於民國80年3月正式成立。第一屆林文秘書長對協會草創初期奠下根基,同時在國科會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門規劃初期,其研究發展方向與需要推展之研究課題,共分為七個研究領域:水下技術、海岸工程、船舶工程、海洋環境工程、港灣工程、外海工程、海洋資源工程;配合當時已進行之研究計畫,以前四項為初期推動重點,水下技術即為其中之一,其研究方向可分為下列五項:水下聲學、水下遙測與訊號處理、水下作業系統、水下施工技術、水下感應開發技術。目前國科會海洋工程學門之重點規劃主題有三:海岸水動力與生態環境、先進節能船舶技術、水下載具與感測技術。為了解海洋動態行為與異常氣候間的互動,世界先進國家均積極投入海洋各種物理、化學特性的監測,其中如美國所推動的AOSN(Autonomous
Ocean Sampling Network)及世界氣候研究計畫WCRP(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ject)所推動的GODAE(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等。這些計畫中最主要的工具即是水下載具搭配各種感測儀器的使用,因此水下載具(包含自主式水下載具AUV、遙控式水下載具ROV、拖航物體Towed
Body及水下滑翔機Glider等)配合各種海洋性質感測儀器的研究、設計、模擬及整合應用是水下技術領域積極鼓勵的研究方向。
本期以水下載具結合聲學及其他感測器之應用作為主軸,介紹了國內水下滑翔機之規劃發展現況,還有在海洋物理上將溫鹽深儀與水下載具結合實際應用之拖曳式溫鹽深儀(SeaSoar),以及透過一次深海探測之過程說明拖曳式深海數位照相系統之實用。此外,本期亦就幾項相關儀器與技術之發展加以報導,包括底錠式水下麥克風、本土化抗流型水下遙控載具、以及回顧水下通訊系統之發展。在國防應用上,本期以水雷作戰為例,來說明水下載具結合聲學應用於軍事用途。
未來也期望學術研究單位能更進一步整合,以建立分工合作之團隊,將研究資源做有效分配利用,並積極與產業界、國防應用合作,提升我國在水下技術之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