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海島型國家,天然物資缺乏,國防、民生與經濟發展皆仰賴進出口,對外貿易遂成為我經濟之主導因素,因此海上交通線實為我經濟命脈,而為鞏固及維護領海航運安全、帶動振興國內工商界產業景氣及積極開發未來海洋資源、觀光等因素,海防力量之提昇係刻不容緩。但囿於現實的國際政治環境,外購武器獲得相當困難,政府也正積極籌建自主之國防科技研發能力,並加強前瞻性關鍵技術與系統科學研究,另透過國防科技發展體系,來厚植民間科技能量,同時也希望藉由軍事重大外購案,引進關鍵技術以達成提升整體國防科技工業水準與獨立自主的目標,同時也可振興國內經濟。
近幾年來,中共海軍正不斷進行一連串整建計畫,以增強其制海作戰能力,並對潛艦兵力發展不遺餘力,除自行研發○九三型常規導彈潛艦及○九四型核動力潛艦外,更自俄羅斯購得二艘八七七型K級傳統潛艦納入戰鬥序列,在中共數量龐大潛艦(夏級核動力戰略飛彈潛艦一艘、漢級核動力攻擊潛艦五艘、包含俄製K級潛艦四艘在內的常軌潛艦58艘,合計64艘潛艦)威脅下,更突顯我方潛艦兵力之不足。我國目前潛艦數量僅4艘,其中海獅、海豹為一九七三年接收美軍第二次大戰末期所建造的Guppy
II級潛艦服勤已超過半世紀,另二艘為一九八七年向荷蘭購置的旗魚級改良型攻擊潛艦海龍、海虎號,服勤也已逾10年。由此可知,我國整體海防之能力相當不足,急待提昇我國潛艦戰鬥兵力,以有效執行反封鎖之水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