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季刊
首頁 > 海洋及水下科技季刊 > 九十年度第十一卷第一期
『港灣工程規劃設計專輯』
目  錄 封面
港灣工程規劃技術專輯序言
訪經濟部工業局郭副局長年雄談工業專用港經營策略與前景
麥寮工業港概述
和平專用港規劃與設計
觀塘工業港及填地工程計畫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發計畫
北都港之商港規模整體規劃
港灣構造損壞原因及維護之探討
海洋及水下科技季刊九十年度第十一卷第一期封面

「港灣工程規劃技術」專輯序言
(第十一卷第一期-序言)
摘要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約1,250公里,目前沿岸有基隆、台中、高雄及花蓮等四個主要國際港及其補助港;麥寮、和平、永安與深澳等工業港;五個國內商港及200多個漁港。然由於政府過去長期對海港及海岸管制的結果,使得多數人與港埠是疏遠陌生的,港埠與相臨城市的發展是隔絕的;亦使可作為大宗客貨運輸之環島航運不發達,影響產業發展及路陸交通運輸甚鉅;另作為大眾休憩的遊艇港與碼頭等,亦是到近年來才開始發展。

 本期季刊為「港灣工程規劃設計技術」專刊,網羅近十年來國內營運中、興建中及計畫中之麥寮、和平與觀塘等三個工業港,以及台北港與北部(桃園)港等二個綜合港,計五個理論與實務兼顧之實際案例,期使讀者透過本期內容對台灣之港埠發展方向有所了解。依據上述五個案例,可看出目前台灣港埠發展之趨勢。

1.台灣經濟發展已自農業轉型為工業,企業基於進出口大宗原料、燃料等貨物之便捷及運輸成本之考量,大型濱海工業區及工業港的興建乃應運而生,並將促進另一波產業之繁榮。

2.貨物包裝單元化(貨櫃化、墊板化)及「戶及戶」運輸服務觀念之革新,致一般散雜貨輪逐步汰換為貨櫃船,因此既有港埠內貨櫃碼頭之新建或改建,或另闢新港以跳脫舊港先天格局之限制,為當前港埠發展之趨勢。

3.工業專用港之興建,使得既有港口面臨產業轉型及經營策略調整之壓力,如何把握舊港口再生蛻變的契機,重新出發為當前重要之課題。

 港埠的發展不僅為國家對外經濟活動之重要門戶且具有帶動區域發展的意義,在此21世紀初為提昇國家經濟活動的競爭力,扮演物流及轉運的港埠,為因應全球國際航運貿易快速成長的趨勢,須及早擬訂台灣之港埠發展政策,妥為因應。

 最後要感謝本期各篇作者、受訪者郭年雄副局長及主持人物專訪邱逢琛總編輯,簡連貴秘書長及撰稿許盛隆主編等同仁百忙中共襄盛舉,以及蕭嘉榮、許國強及陳少蘋等同事之協助校稿,使本刊得以準時出刊,謝謝。

作者:林澤熙/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彰濱計畫海工組 組長

訪經濟部工業局郭副局長年雄談工業專用港經營策略與前景
(第十一卷第一期-專訪)
摘要

 去年九月接任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職務的郭年雄先生,民國四十年生,台大地理系畢業,興大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六十九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都市計畫科及格、七十六年特種考試研究人員甲等考試及格、八十四年考試院檢覈都市計畫技師及格,歷任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組長、營建署主任秘書兼內政部台北第二辦公室副主任,曾參與台灣南部區域計畫、台灣北部區域計畫、台北市行政區域調整方案、台灣地區都會區域休閒設施發展方案、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海洋法、離島建設條例等草案之研擬,參與全球化都會區之發展變遷與管理策略之研究、營建廢棄土處理、海岸管理制度及海岸地區之整體規劃管理等專案計畫研討,並曾發表核三廠對恆春社經環境之影響等著作,本刊特於配合年會出刊的這一期刊物中,慕名訪問了郭副局長,請他談談他專業方面的問題,供全體會員研讀、參考。


作者許盛隆榮工公司行政處副處長    

   本會出版委員會專欄主編


麥寮工業港概述
(第十一卷第一期-港灣工程規劃設計技術)
摘要

 麥寮港港域面積為476公頃,與台中港487公頃相當,較基隆港之384公頃更為寬廣。航道水深24公尺,足可供20萬噸級船舶進出,不但為台灣區最深之港口,更是國內首座由民間投資開發興建及管理之工業專用港。麥寮港自83年開始抽砂填海,迄今已陸續完工,開始營運。感念建港工程之浩大艱鉅,特將本港建設期間相關文獻整理摘錄於後。

作者:紀乃水/台塑營建部顧問

   杜振宗/中華顧問工程司港灣部經理

   丁金彪/中華顧問工程司港灣部副理

   廖學瑞/中華顧問工程司港灣部港灣組組長


和平工業專用港規劃與設計
(第十一卷第一期-港灣工程規劃設計技術)
摘要

 為推動水泥產業東移,工業局經評估後選定在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設置水泥專業區;為滿足專業區對外運輸需求,並積極推動和平水泥專用港計畫。由於有意投資和平水泥專業區廠商家數減少,工業局遂改變執行方式,改由台灣水泥公司投資闢建專用港,經檢討評估港口原規劃佈置方案後,台泥公司決定配合和平電廠之需求,適度修訂原規劃佈置,減少碼頭席數,加大進港船隻噸位。目前和平水泥專用港第一期工程港灣設施已大致完工,並於89年底開始試運轉。

 此專用港港址位於和平溪口之沖積傘,面臨太平港、且海床坡度過於陡峭,無法向外擴建港池航道,可用空間非常有限,故無論規劃、設計或施工均面臨相當大之困難,就港灣工程界而言為一個相當嚴酷之挑戰。


作者:王志成/太宇工程顧問公司執行副總

   張文欽/太宇工程顧問公司副理


觀塘工業港及填地工程計畫
(第十一卷第一期-港灣工程規劃設計技術)
摘要

 由於桃園縣觀音鄉沿海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間強勁東北季風盛行,規劃觀塘港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之技術可行性主要取決於操船模擬之成果,以驗證大型LNG船可否於東北季風期安全駛入港內、迴轉、靠泊,並於卸貨後順利的出港,接收站冬季之可營運天數是否足夠。另為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同時減少當地漁民、居民及環保團體之抗爭,本工程計畫於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多所折衝,一再修改以期達成多方面需求之平衡。


作者:卓 健財團法人中華港埠技術顧問社經理

   歐文松/財團法人中華港埠技術顧問社工程師

   黃燿智/東鼎液化瓦斯興業(股)份公司總經理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第十一卷第一期-港灣工程規劃設計技術)
摘要

 台北港原為配合東砂北運所興建之國內商港,民國86年為因應北部地區海運需求,陳奉行政院提升為基隆港之國際輔助港。本港以進泊5,000TEU第四代貨櫃輪及6.6萬噸級巴拿馬極限散裝貨輪為目標,外廓防波堤總長12,000m及港區水域2,587公頃;另依運量成長需求規劃50席營運碼頭及8席非營運碼頭,碼頭總長度14,798m,港區新生地515公頃。

 本港規劃之特色為全部採離岸方式興建,以維護民眾親水權。未來經營方式採「地主港」模式,港埠設施全部開放由民間經營。港務局僅居監督及協調者立場,希望能引進企業化、資訊化、自動化經營理念,並朝港埠功能多元化方向發展。


作者:王志成/宇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鍾兆君/宇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黃家祥/宇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組長


北都港之商港規模整體規劃
(第十一卷第一期-港灣工程規劃設計技術)
摘要

 台灣北部地區之進出口貨源十分充足,但港埠設施之服務水準遠較高雄港為低,再加上大部份主航線之航商在高雄港租有專用碼頭,相當數量北部地區之貨櫃須利用高速公路進行長程貨櫃運輸,造成高速公路之壅塞,影響國民生活品質及耗費大量社會成本,因此北部地區確有興建新港之需求。而北部地區籌建新港已有相當時日,其所進行之相關研究亦累積相當豐富之研究成果,北部港計畫為考量未來產業之需求,提出未來北部地區闢建新港之港址及相關規劃及分析。


作者:徐順憲/榕聲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港灣構造損壞原因及維護之探討
(第十一卷第一期-港灣工程規劃設計技術)
摘要

 本文針對台灣近期內發生港灣構造物破壞的原因做詳細說明,並提出改善的建議,同時亦提出防波堤一般破壞的機制和未來在沉箱式合成堤設計上應具有的五個概念供設計參考。

 台灣四週海象條件較為險惡,尤其東部海岸每年受颱風約3∼4次的直接侵襲,常造成港灣構造物嚴重的損壞。花蓮港之東防波堤與蘇澳港之南防波堤近年來如有颱風大浪直接作用在防波堤時,其合成式沉箱堤之消波胸牆部份,常有嚴重損壞,甚至造成沉箱斷裂,這些較為嚴重的沉箱破壞除了徹底探討其原因外,並需謀求改善,方能解決長久以來的破壞,本文除針對花蓮港和蘇澳港的沉箱破壞原因做一探討外,並將近年來各地防波堤破壞如六輕麥寮港沉箱破壞、彰濱堤後漏沙、921地震的台中港碼頭破壞等情形,亦一併做詳細說明 。


作者:邱永芳/交通部運研所港灣技研中心海岸工程組長   

 

若欲索取詳細資料請參閱出版物訂購單或來電洽購,季刊每本售價新台幣200元
   連絡電話:02-87716708 黃郁媚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