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海水利用技術」與以往季刊中常見之「水下技術」型主題較為不同,因「海水利用技術」主要探討將海水視為「水資源」時,所涉入的開發技術。在水資源缺乏的台灣,淡水之重要性眾人皆知,淡水養殖大量抽用地下水也造成了沿海地層下陷,反觀咫尺之隔的海洋,大量海水資源正等待我們有智慧的去開發。因此,本期海下技術季刊特別邀集下列七篇文章及一篇專訪,從海水資源開發、管理與保育的角度來探討智慧利用海水的方法。
1.專訪經濟部水資源局潘顧問國樑,談「國內海洋溫差發電及深海水利用規劃與展望」。
2.海洋溫差發電與海洋能源利用:探討以OTEC發電產生電力,發電後的深層冷海水具有儲溫、潔淨、無菌及富營養份,作為海水淡化、海產養殖、冷凍空調、精緻農業及休閒觀光理療等之可行性。
3.海水淡化與汽電共生系統併用之探討:分別對海水淡化及汽電共生系統之製程方法、投資及生產成本和新製程發展等作說明,並對兩系統合併操作在技術、經濟、作業及環保上之影響予以探討。
4.海洋牧場的規劃開發:以人工方式,在選定海域進行海水及外在環境的維護與改良,並經由種苗的培育與放養、生態系統平衡的調節,達到規劃之經濟魚種於海上養殖的功能。
5.海域箱網養殖與水質環境分析模擬-以小琉球地區為例(上):外海箱網養殖產業之推動為政府既定之政策,然而於設置外海箱網養殖區之前,海域天候、海況與背景水質底質等必須詳細考量。
6.由海水(鹵水)製取高純度碳酸鋰之技術發展:介紹國內利用海水及製鹽廢液(鹵水)研發高純及新興的電子通訊業上,而目前正在發展中的電動車,未來亦採用鋰電池作為動力來源。
7.由海水(鹵水)製取高純度氧化鎂之製造技術發展
:介紹國內利用海水及製鹽廢液(鹵水)中之所富含之鎂離子,來提煉高純度鎂化學品(99.9%以上)之最新研發技術。高純度氧化鎂粉體不僅可應用於半導體零件之封裝、電容器、基板製造上,甚至亦為製藥工業上之重要原料。
本期季刊因篇幅有限,國內海水利用技術相關研發專家定有漏網之憾,盼未來能再有機會為本刊撰稿。在此,也要向本期作者、受訪者及專訪撰稿同仁表示感謝。